
2020年5月28日,《民法典(草案)》表决通过,《民法典》正式问世,中国走进“民法典时代”。《民法典》坚持人民至上,充分体现了时代特色,内容聚焦社会热点和百姓关切,回应了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处处彰显着对于“人”的关切,它的颁布与实施,必将为我们实现美好生活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从出生到故去,人生中的每一项权利都与《民法典》有关,这样一部为人民着想的《民法典》,带给我们无与伦比的踏实感。
但是,这部与每个人密切相关的“公民权利宣言书”——《民法典》,一共分为八十四章,涵盖一千二百六十余条,这超过10万字的内容是如何保障人民权利的?六十六年“磨一典”的精心锤炼,又会对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解读《民法典》?我们应该如何在民法典时代保障个人的权利?
为了促进《民法典》的深度学习、为了让民众更深刻地理解《民法典》,法制日报、教授加联合主办了“高峰对话:民法典名家谈”活动。活动邀请了参与《民法典》编纂的法学大咖,以专家视角剖析《民法典》的奥秘,帮助民众读懂《民法典》。

法制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邵炳芳参加活动并致辞。他在致辞中表示,民法典的编纂是对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立法任务的切实回应,更是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的有力落实。作为中央政法委机关报、18家中央主要媒体之一,《法制日报》始终坚持弘扬法治精神、传播法治声音,坚持推动法治宣传、普及法律知识。此次民法典的出台意义非凡,及时运用新媒体平台进行专业解读阐释,做好民法典内容的宣传、普及、推广是《法制日报》的媒体职责、使命担当。

参与此次“高峰对话:民法典名家谈”的嘉宾有张新宝(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导,《中国法学》总编,中国法学期刊研究会会长)、杨立新(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导,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世界侵权法学会主席)、谢鸿飞(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导,中国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孙鹏(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博导,中国民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